成就自我的調整策略

achievements  

在訓練課程當中,經常會設計一些稍有難度的體驗活動以強化學習成效,而在這些體驗活動進行的同時,常常會看到有部份學員始終無法完成活動,反觀在現實生活中也到處充滿著相同的狀況,很多人在工作上一直無法達成期望的目標,對於這樣的情形,必須由心態面以及方法面去評估,進而做轉換與調整。

 

關於心態 About mentality

首先必須要確認,期望達到的目標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,究竟這件事是要符合自己的期待或是別人的期待?事實上有很多人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,並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?如果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真正要的,那麼最終無法完成也只是預料之中,同時問自己那個目標的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?而對於自己的關係又是什麼?往往跟自己關係越直接的,越有完成的意願與動力。

例:同樣是月收入目標10萬,在這數字背後,有人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,有人是想讓家人過著更好的生活。

 生命品質方程式  

「思維帶來感覺,感覺產生行為,行為造成結果」,在完成目標之前必定會經歷挫折,如果不懂得轉換思維,熱情很容易被澆熄,那麼對於目標是否完成,就會越來越不在意,在後續的執行也會越來越無力,那麼最終在結果上就會不如預期;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思維轉換就是從改變語言開始,隨時注意自己說出口的話,以及自我的內在對話,對於發生的事情是抱怨、受害者的語言,還是正面積極的話?問問自己在這個事件裡所學習到的是什麼?將「太糟了」轉換成「太好了」,告訴自己正在成長。

例:當迷路的時候,是對自己說「太糟了,怎麼會走錯路」,或者是「太好了,我又認識了一條路」

 循環表  

關於方法 About Methods

愛因斯坦說:「瘋狂的定義,就是重複相同的行為,卻期待不同的結果。」,對於工作成效,結果往往不如預期的時候,那麼就應該要重新做一次全盤考量,由「覺察→盤點→調整→整體考量→執行」五步驟進行並循環,以修正出更佳的行動方案。

 

覺察 Perceptiveness

覺察是改變的開始,許多問題的產生往往都是因為「不自覺」,首先要覺察的是現在與期望的目標差多遠,預估以目前的方式進行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成效。

例:一個月內想瘦身5公斤,現在還差多少,還剩幾天?

 

盤點 Self-examination

詳細列出自己的執行計劃、落實程度、成效,以及可協助自己的資源與人脈,資源包含已具備能力,以及仍須學習或加強的能力,再將成效與執行程度在進度內的則歸納為「可繼續」,進度落後的歸納為「需調整」。例:每週運動一次,且不足20分鐘,兩個星期以來只瘦0.5公斤。

 

調整 Adjustment

區分出需調整的事物就需要思考如何改善修正,如果是執行計畫劃需要調整,就必須尋找三種修正方案,再擇其一執行,或者除了原本的行動方案之外再增加新的方案;落實程度不足,則制定更詳細的行動步驟與流程,可以設定在行事曆內提醒自己確實執行;而能力上就需清楚自己要加強的部份,同時尋找相關書籍、課程或能夠教導協助的人。例:每週運動次數提高至3次,有氧運動需達30分鐘。

 

整體考量 Overall considerations

對於所調整的事物判斷是否不會有其他負面影響,有時過度的調整不僅對成效不一定有幫助,甚至付出的代價比所獲得的成果來得高,造成顧此失彼的效果,對於整體考量必須注意到自身的內、外在影響以外,也需顧及到是否對他人產生負面影響;另外也要注意這樣的調整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,如果所要進行的新方案跟自己的價值觀不合,那麼做起來只會覺得礙手礙腳。

例:短時間內突然增加太大運動量,雖然瘦身效果增加,但造成身體負荷過大而產生永久性的運動傷害。

 

 

執行 Execution

將經歷上述四步驟的行動計劃確實執行,而在執行的同時不斷的覺察新的行動計劃是否更有成效,維持這樣的循環以確保成效與進度在預期內。

「彈性就是影響力」,對於心態以及方法的覺察都是必須隨時注意的,環境與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快,有時原本適合的方法也會變得不適合,能越快覺察、調整,增加自己的彈性並放大自己的舒適圈,才越能因應預期之外的事件與結果,同時也能在不同的環境當中都能夠順利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。

 

 

用訓練啓動改變

 

人才是企業執行策略與達成目標的重要 競爭優勢,更是有價值、稀少、又難以模仿的資源。然而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嚴長壽,去年度演講中語重心長地表示:『腦礦枯竭,哪來黃金十年?』台灣正進入嚴重的人才流失隱憂。

 

雖然,近幾年國際機構的全球競爭力評比,台灣都能維持不錯,但顯然的,這些都是過去數十年來培育人才所發揮的效益成果。而正如嚴長壽先生所言,未來的十年,若企業無良好的教育訓練規劃,藉而提升專業知識與服務態度,甚至拉高管理與領導階層的眼界格局,產生績效改變。那麼想要立足台灣放眼國際,不僅難上加難,更會使得產業在總體競爭力上嚴重的落後。

 

人才培養不但是產業保有競爭優勢的重要關鍵,更將帶來以下幾項更帶來具體的改變:

 

活化創新思維

運用教育訓練中的活動分組對抗,進而激發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,是活化創新的開始,這樣的過程中來回討論修正勇於嘗試,將改變對原有事物的固定看法,打破單一思考的模式,進而達到勇於突破自我的可能,為企業與產品研發帶來更大的進步原動力。

 

降低良才離職率

對優質人才而言,除了薪資滿意度是工作的應有回饋之外,他們更在乎的是工作帶來的自我實現與意義價值,透過教育訓練過程可讓受訓學員瞭解工作的價值,並帶來強大信念相信這樣的付出對自已、家人、公司、社會有正面的幫助影響,進而降低了離職率。

 

跨越內心障礙

許多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職業倦怠症,然後期待著出國渡假或者休假幾天回到工作崗位就會好些,誰知,休息過後才過幾天,那內心的不滿與溝通障礙又一一浮現。運用教育訓練造就組織蛻變,有個極重要又一般人看不到的特點,就是透過歡樂學習過程適度地讓學員敞開自我,跨越組織階級中的隔閡,增進彼此的情感,讓合作關係更為密切,如此,不但在跨部門會議上能理解彼此的角色不同,而在處事進行上有所彈性與包容,同時也更能增進支援伙伴的意願。

 

運用教育訓練啓動組織改變的過程並不難,藉由經驗豐富的教育訓練機構與事前的需求目的溝通,做好完善的時間與空間規劃,相信不但能慢慢看到成效,更能達到產業總體競爭力的提升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 Coa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